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
在四川东北部的达州市,一场关于“变废为宝”的产业革命正悄然上演。
作为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,达州曾面临磷石膏这一工业固废带来的环境压力。数据显示,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磷矿磷化工产业集聚区,每年因生产磷酸产生的磷石膏高达8000万吨,而利用率仅约40%,累计堆存量超8亿吨,给生态环境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挑战。
在此背景下,达州通过技术创新、政策引导与产业协同,正将磷石膏从“烫手山芋”转化为绿色建材的核心原料,探索一条循环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达州高新区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园俯瞰。李春学 摄
项目牵引
产业革命蓝图加速成型
作为达州磷化工产业的龙头企业,瓮福达州化工有限公司近年来产生的磷石膏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。
达州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专班公开数据显示,该企业2022年产生171.81万吨,2023年产生154.92万吨,2024年产生175.53万吨。位于达州高新区辖区内的“羊皮坝”,是该企业磷石膏弃渣的指定堆场,目前存量超过1000万吨。
达州瓮福化工生产的轻质抹灰砂浆建材。李春学 摄
“在推动磷石膏消纳平衡上,我们的工作压力不小。”达州市生态环境局督察办主任胡静坦言,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明确要求,达州必须按期完成磷石膏消纳平衡问题“销号”。为此,达州成立了磷石膏综合利用专班,每年印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加快推动。
按照计划,达州力争未来三年消纳磷石膏历史堆存量的30%,推动综合利用率达到80%。达州高新区瓮福基地磷石膏产业园,规划占地900亩,集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为一体,是达州解答环保“必答题”的方程式。
园区内,总投资3.5亿元的磷石膏综合利用绿色建材项目,一期已建成涵盖水硬性磷石膏道路材料、轻质抹灰石膏等生产线,年产能达150万吨;二期聚焦β-磷石膏粉及高端建材制品,构建完整的产业链闭环,建成后预计年消纳磷石膏超200万吨。这一消纳规模,相当于全国年新增磷石膏产量的2.5%。
当前,达州正通过园区化布局、项目化推进,不断拓展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研发、生产、应用场景,逐步破解磷石膏资源化利用难题。
达州高新区磷石膏堆场一角。李春学 摄
政策护航
达州实践被纳入全省战略
“每制取1吨磷酸,会产生约4至5吨磷石膏。它是在湿法磷酸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,是一种工业副产品,综合利用难度大、成本高。”据瓮福达州化工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介绍,目前,我国每年磷石膏产生量约为8000万吨,但整体利用率仅40%左右。
如何处理磷石膏这块“烫手山芋”?早在2021年,达州市政府便出台《加快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措施》,明确以“以渣定产”为核心,通过立法计划、专项资金奖补等手段,引导企业提升消纳能力。2023年,《达州市“以渣定产”实施方案》正式印发,明确将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与企业生产量直接挂钩,对达不到考核指标的企业,实行减产或限产措施。
达州交通领域代表考察磷石膏产品应用。(受访者供图)
瓮福达州化工有限公司率先探索“磷石膏+水泥缓凝剂”“磷石膏+道路材料”等资源化路径,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。达州高新区也依托四川大学、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力量,搭建磷石膏综合利用联合实验室,攻关脱硫、净化、改性等关键技术,催生园区企业取得15项专利授权,其中水硬性磷石膏道路材料实现批量应用,市场覆盖川东北多个重点工程。
2024年12月,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《四川省磷石膏综合利用实施方案》,将达州的实践纳入全省战略,提出培育一批专业化龙头企业、打造2~3个特色产业基地等目标。
在政策护航下,达州已初步形成“基础建材+高端制品+生态修复”三位一体的磷石膏综合利用体系。同时,通过市场化机制倒逼技术升级,推动企业从“被动治污”转向“主动创收”,催生3家骨干企业,建成2个高附加值示范项目。
利用“改性磷石膏”铺设的停车场水稳层。(受访者供图)
技术创新
持续开拓多元化应用场景
破解磷石膏综合利用难题,关键在于技术突破。
达州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攻关,开发出“水洗净化+改性处理”工艺,将磷石膏杂质含量降至1%以下,产品性能媲美天然石膏,将磷石膏的应用场景,从传统的水泥缓凝剂拓展至新型建材、生态修复、交通建设等多元领域。
这一技术突破直击行业痛点——传统磷石膏因杂质多、性能不稳定而难以大规模应用。
在达州高新区,本地企业已研发出十余种新型建材。例如,水稳材料可用于道路基层,强度提升30%;轻质抹灰石膏实现“零空鼓”施工;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填补省内产品空白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磷石膏还被应用于生态修复领域——在达州某矿区,用“改性磷石膏”制成的填埋、护坡材料,成功实现土壤固化与植被再生,为固废治理拓展了新空间。
改造后的长石盘采石场矿坑已复绿。(图据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)
今年3月以来,达州市发改委、住建局、交通局等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密集召开磷石膏相关产品推介会,推动相关产品实现本土化应用。5月20日,达州市交通领域磷石膏应用培训暨制品推介会提出,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,每两个月在全市通报磷石膏推广应用工作进展情况,同时对磷石膏综合消纳表现突出的企业、单位给予奖励。
产业转型的成效,已转化为可观的经济与民生红利。达州市环保局2025年环境效益评估报告指出,每处理1吨磷石膏可节约土地成本约30元,同时创造约50元的附加产值。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循环利用磷石膏,不仅化解了环保风险,还新增了亿元级利润点。
达州实践,让磷石膏综合利用从环保“必答题”,变成了高质量发展的“加分题”。
【新闻延伸】
四川首个磷石膏生态修复项目在达州
今年2月,长石盘矿坑回填磷石膏材料生态修复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,这是一个试点项目,位于达州高新区境内,是四川省首个利用大宗工业固废开展的生态修复工程,为磷石膏综合利用开辟了新方向。该项目针对长石盘采石场造成的地质安全隐患、土地资源损毁及地貌景观破坏等问题,以无害化处理后的磷石膏为生态修复原材料,通过地貌重塑、土壤重构及植被重建等措施,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,实现磷石膏综合利用约80万吨、矿山生态修复约60亩。
10倍股票杠杆,配资十大平台,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