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持人:各位观众好,欢迎来到为您打造的天眼世博会客厅,我是主持人凯茗。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的嘉宾是贵阳银行高级业务经理杨名,杨经理您好。
杨名:主持人好,大家好。
主持人:贵阳银行在数字金融领域取得了哪些突破?数字金融在整个战略中处于怎样的位置?
杨名:数字金融是我行重点推进的“五篇大文章”之一,与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科技金融、养老金融共同构成战略布局。其基础性作用尤为突出——只有数字金融做扎实,其他业务才能焕发新活力。
我行从2020年开始探索线上贷款业务,依托征信、政务和第三方数据构建客户画像,实现精准授信。目前互联网贷款规模已突破100亿元,已成为我行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支撑。
主持人:数据应用离不开安全保障,贵阳银行在客户数据保护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?
杨名:我行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。
制度层面,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,内部出台多项制度,包括《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办法》《网络安全实施细则》和《数据使用规范》。
技术层面,实行物理隔离策略,所有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仅限在内网环境中处理,且必须经过脱敏。我们不直接接触原始敏感信息,从机制到执行实现全流程管控。
主持人:此次数博会,您个人最关注哪些新技术?它们可能为金融行业带来什么改变?
杨名:我从2016年起每年都参加数博会,今年最关注的是大模型和机器人技术。这两项呈现爆发式进展,已从概念走向落地应用。
大模型不仅提升服务“有效性”,更带来学习和工作方式的革命。机器人在具备“具身智能”之后,可深度融合金融业务场景,带来网点服务、客户交互、产品推荐等环节的全面升级。
主持人:AI机器人未来在银行是否有实际应用的可能?
杨名:可能性非常大。以网点机器人为例,它需依托大模型整合银行全部业务知识,构建专属知识库,才能准确响应客户请求、避免“幻觉”或越界行为。
这类技术不仅能极大提升服务效率,使用户体验更流畅,也将在信贷领域实现更精准的产品匹配和个性化服务,代表金融智能化的未来方向。
主持人:作为“中国数谷”建设的重要参与单位,贵阳银行如何体现本地金融机构的使命?
杨名:我行始终立足本土、服务地方,通过存、贷、汇等基础业务,特别是向优质企业提供贷款支持,助力其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强数字金融创新能力,深化跨业合作,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陈海东 杨凯茗 张绍东 周麟宇
编辑 徐然
二审 杨韬
三审 闵捷
10倍股票杠杆,配资十大平台,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