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7月14日12时53分,除南沙、从化、增城外,广州其余各区均已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。根据广州市气象台7月14日上午会商预报结论,14日余下时间广州虽然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℃,但天气仍不稳定,有雷阵雨局部雨势大并伴有短时大风、雷电等强对流天气。预计15日至17日,广州以高温炎热天气为主,最高气温35~37℃。
夏天天气炎热,温度高,很多人都容易口干舌燥,稍微动一动就会浑身大汗。其实这是我们人体津液亏损的表现。我们常以为,出汗多了就要补充大量水分,要多喝水。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。水如果在我们体内转化不了津液,不但解决不了口渴,反而会导致体内湿气过重。
人体缺津液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、毛发干枯、眼睛干涩、便秘、尿少色黄等。中医认为津液是维持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,长期缺乏可能引发阴虚内热等问题。那我们该如何补充津液呢?
中医认为,津液的转化和我们的脏腑有很大的关系。“脾在液为涎”,意思是如果我们脾气充足就会生化适量的涎液,即我们口水中比较清稀的一部分。“肾在液为唾”,意思是肾可以生化出口水中比较粘稠的一部分。脾缺水就会感觉嘴巴黏黏的,肾缺水就会感觉嘴巴很干燥。脾主运化水湿代谢,脾虚就容易导致津液不足或水湿内停。因此,我们想补充津液,就可以补充一些脾胃比较好吸收的物质。下面分享几个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方便且有效的补充津液的“饮品”。
1
米汤
米汤很适合夏季消耗津液后饮用,对于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的人来说,既补水又滋养身体。米汤中富含氨基酸和糖类物质可以温润脾胃,帮助补充津液,还能提高消化能力。水和粳米按4:1的比例,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米汤浓稠就可以喝了。
2
甘蔗汁/雪梨
中医认为,甘入脾,所以像甘蔗汁、梨汁这类果汁可以被脾很好地吸收。雪梨是天然的润燥生津水果,它既能生津止渴,又能清心安神,缓解夏天的燥热感,尤其适合夏天津液不足导致的口干、大便干燥等问题。可直接当水果生吃,也可煮加入枸杞和冰糖煮成雪梨水饮用。
3
酸梅汤
酸梅汤是经典的夏季生津饮品,酸甜开胃,能缓解口渴和心烦,清热解暑。酸味能收敛津液,缓解津液流失过多导致的口干舌燥,同时可以解油腻、助消化。
4
三豆饮
三豆指的是绿豆、赤小豆、黑豆。将三种豆按1:1:1的比例加水煮,煮熟后取汤饮用。绿豆清热解暑,赤小豆利尿排毒,黑豆补肾滋阴。三豆饮是经典的解暑补津方,既能清热解毒,又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津液,还能调节体内湿热的问题。
5
五汁饮
五汁饮是由荸荠(马蹄)、梨、麦冬、藕、鲜芦根这5种食材的汁水组成的,有生津止渴,清热解暑的功效。常用于缓解热病伤津、口干咽燥、肺燥咳嗽等症。其天然食材属性温和,适合辅助调理津液不足或阴虚体质。
6
生脉饮
生脉饮这个方剂由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这3位中药组成。其中麦冬养阴生津,五味子敛肺止咳,人参益气生津。三药合用,一补一润一敛,益气养阴,生津止渴,敛阴止汗。若阴虚有热者,可把人参换成西洋参。
以上茶饮对补充津液有一定效果,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不同人的体质不同,尤其是特殊人群(老年人、小孩、孕妇等)和服药人士,建议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再服用。
另外,津液的损耗也跟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。保持规律作息,建议晚睡早起(不超过23点),中午午休15-30分钟,避免熬夜耗损津液。同时尽量避开高温时段(上午10点至下午4点)户外运动,可选择清晨或傍晚锻炼,出汗后及时补充淡盐水或者椰子水。
夏日炎炎想告别干渴心烦
关键不是多喝水
而是补足人体流失的津液
饮食补水与减少过度消耗并重
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
维持人体体内津液的平衡
让我们一起轻松度夏
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,用于公益传播。对图片视频作者表示感谢,如有侵权,请留言联系删除。
来源 | 药学部主管中药师 詹慧瑜
编辑 | 广医二院融媒体中心
10倍股票杠杆,配资十大平台,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